头条 政经要闻 部委发布 数据发布 地方新政

头条 重磅推荐 A股动态 每经视点 公告速递 海外市场 名家观点 融资盘龙虎榜 金牌分析师

头条 科技 消费品 能源 TMT观察站 航空 交通 食品 医疗 热门

头条 中国政策 全球央行 市场 外汇 银行 保险 机构 观点 要闻

头条 重点推荐 理财课堂 理财产品 牛人访谈 邮币卡观察哨 财富人物 理财问答

头条 媒体聚焦 每日精选 体娱播报 图片新闻 财经观察 科技新知 社会广角

头条 热点 公司行业 新车 观点 汽车美女 原创报道

头条 记者在路上 经济大势 商业评论 投资策略 公共治理 全球经济 每经书会 作者推荐 专题探讨

头条 地方时评 区域焦点 招商动态 地方新政 产业热点 城市 县城 新区 西部 长三角

头条 时装 游艇 高球会 户外 红酒 典藏 艺术品

热点关注 图片故事 人物报道 天下看图 国内视点 趣闻 赏心悦目

政经要闻

曾俊华文章《丰收五月》:基金互认影响不下于沪港通 0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指出香港与内地基金互认安排终于落实,是令人鼓舞的喜讯,并认为“基金互认”的影响不下于“沪港通”。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发表题为《丰收五月》的网志,指出香港与内地基金互认安排终于落实,是令人鼓舞的喜讯,并认为“基金互认”的影响不下于“沪港通”。

他表示,由于“沪港通”和正在筹备的“深港通”与普罗大众关係较为直接,它们一直以来都较“基金互认”更吸引市民和新闻界关注。但在他看来,“基金互认”就好像基金的CEPA,对于香港金融市场的长远影响,绝不下于其馀两者,特别是从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角度,“基金互认”对于香港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曾俊华又称,在不久将来,两地的投资者都能够有更多的基金产品选择之馀,对于世界各地的基金同业,只要落户香港就拥有一个可以打入13亿人市场的黄金机会,吸引力可想而知。这对于香港要打造成为亚太区首屈一指的资产管理中心和投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事实上,香港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去年就增加8%,到1070家,可见得业界已经早着先机,在香港开通基金互认平台之前,已率先作出部署。

他又表示,金融业在五月丰收,除了周五两地公布「基金互认」安排外,在周一开始,政府第二批伊斯兰债券在全球多个城市展开路演,推广香港的伊斯兰债券发行平台;港交所主办的“LME亚洲年会”在周三开幕,推动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而财政部亦在周四发行新一批人民币国债。

曾俊华又引用最近重播的电视剧《大时代》,表示今天香港的金融业已经不单是股市“炒上炒落”,如果有人要拍《大时代》续集,他们可以运用的题材肯定比23年前多上N倍,要掌握的金融知识当然亦要更多,也要更有国际视野,掌握全球各地的动态。

 

  • 中国经济网
  • 陶玥阳

每经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每经网首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