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政经要闻 部委发布 数据发布 地方新政

头条 重磅推荐 A股动态 每经视点 公告速递 海外市场 名家观点 融资盘龙虎榜 金牌分析师

头条 科技 消费品 能源 TMT观察站 航空 交通 食品 医疗 热门

头条 中国政策 全球央行 市场 外汇 银行 保险 机构 观点 要闻

头条 重点推荐 理财课堂 理财产品 牛人访谈 邮币卡观察哨 财富人物 理财问答

头条 媒体聚焦 每日精选 体娱播报 图片新闻 财经观察 科技新知 社会广角

头条 热点 公司行业 新车 观点 汽车美女 原创报道

头条 记者在路上 经济大势 商业评论 投资策略 公共治理 全球经济 每经书会 作者推荐 专题探讨

头条 地方时评 区域焦点 招商动态 地方新政 产业热点 城市 县城 新区 西部 长三角

头条 时装 游艇 高球会 户外 红酒 典藏 艺术品

热点关注 图片故事 人物报道 天下看图 国内视点 趣闻 赏心悦目

热门

创业板公司吃不消:高股价至少透支10年业绩 0

创业板公司股价大涨,“现在老板都不愿意出来接待,一是时间紧,二是没什么好说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老板认为股价涨得太高,不适合出来说话。”某创业板上市公司董秘Q先生坦言。

“股价真的有点高了。”华南一位创业板上市公司董秘Q先生指着电脑屏幕的行情走势说。该公司股价从2015年初开始,K线即显得异常陡峭,涨幅超过200%。若从2013年初算起,该公司股价涨幅已超过5倍。

Q先生透露,正是基于股价高估的担忧,公司一方面尽量减少接待投资者调研,另一方面大股东在安排减持计划。

2015年初以来,已有近1000家上市公司出现重要股东的减持行为,合计减持股数超过240亿股,减持市值超过3000亿元,两项数据均超过2014年全年。此外,从公司高管数据看,减持频率和数额明显增加,今年以来,高管减持接近3000次,而增持仅在600次左右。

调研的太多,“老板都不愿意出来接待”

从大数据到互联网+,充斥着各种概念的中小创龙头公司股价如脱缰野马。

“2013年到2014年,公司股价涨幅还算合理,毕竟公司业务有一轮比较大的转变,逐步剥离传统制造业,转向新兴产业,这样给个50多倍的市盈率不算过分。”Q先生说。从K线图看,2013年到2014年间,该公司股价涨幅稳步上涨,而每一波上涨均与上市公司一系列转型动作相关,并未脱离公司基本面变化。

但是情况从去年底开始发生变化。从最近几次股东大会以及机构调研情况看,人数越来越多。“现在老板都不愿意出来接待,一是时间紧,二是没什么好说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老板认为股价涨得太高,不适合出来说话。”Q先生坦言。

从该公司的业务结构看,尽管公司自转向新产业后发展势头较好,业务稳步增长,但是从目前股价看,上市公司自己都觉得已明显高估。“目前市盈率已超过200倍,换句话说,按照公司正常规划,已经透支掉起码10年以上的业绩。”Q先生表示。

“原来公司还有增持计划,但现在股价涨成这个样子,不适合继续增持,只能暂时搁置,等有机会再行动。”深圳另一位上市公司证券事务部人士透露。按照之前安排,原本会在股价低位时增持一部分股份,以作股权激励。但是由于股价上涨太快,打乱了原有计划步骤。

“上市公司被投资者推着跑”

“上市公司高管应该是最了解公司的人,这部分人减持频率增加,说明股价泡沫已较严重,脱离了公司基本面。”Q先生说。

广发证券策略研究员陈杰表示,上市公司普遍反映资本市场太超前、投资者预期太激进。“比如某上市公司董秘告诉我们,去年投资者来调研时,建议他们从销量导向转向流量导向,他们虚心接受了这个建议,结果等他们好不容易铺设好用户网络,准备提升流量时,今年投资者又来向他们建议‘流量要尽快变现’,但其实很多准备还非常不充分。因此很多上市公司管理层现在有一种被投资者推着跑的感觉,他们希望投资者放慢梦想的脚步。”

不过,也有不少投资人希望上市公司多讲故事、多描绘愿景、多用时髦概念。“市场就是爱听故事,爱炒有故事的上市公司,只要跟准故事节点,总会有不错收益。”深圳一位私募表示。

“我并不担心小盘股泡沫破裂,因为估值是变化的。无论创业板市盈率是100倍还是200倍,都不重要。现在创业板的市盈率是100倍,如果明年业绩增长一倍,就降到50倍,后年再翻一倍就降到25倍。”旭诚资产总经理陈赟坦陈。

“上市公司要讲故事,市场愿意听、愿意炒,但是最终这些故事需要逐步兑现,我们能做的就是紧密跟踪调研,判断上市公司管理层经营规划的合理性,跟踪这些发展规划逐步兑现的时间点。上市公司逐步兑现预期,并且提出更大胆的想像规划,资金必然愿意持续追捧。”陈赟说。

  • 中国青年报
  • 刘小英

每经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每经网首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