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印发的《加强民航法治建设若干意见》强调,健全纠纷预防机制,要依法规范航空运输安全“旅客黑名单”制度。
记者24日从中国民航局获悉,民航局印发的《加强民航法治建设若干意见》强调,健全纠纷预防机制,要依法规范航空运输安全“旅客黑名单”制度,列入“旅客黑名单”的事项原由、条件认证和办理程序要加以明确。
意见指出,航空公司和机场将加强联合协作,针对航班延误等突出问题,依法健全完善应急服务体系。将加强航空服务质量监管,完善投诉处理机制,依法维护民航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要健全民航行政复议制度,强化解决纠纷功能。
国家旅游局最近纳入全国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三起案例中,两起涉及民航乘客。为进一步规范旅客文明乘机、文明旅游,中国民航局日前已与国家旅游局就共同加强文明旅游工作、治理旅游不文明行为、维护航空运输和旅游秩序等问题达成共识,两部门将联手整治不文明乘机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民航局积极研究对航班上不文明“任性”乘客的惩处措施,考虑将这些乘客纳入信用不良记录。
意见还明确提出,我国民航将以强化民航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民航经营者依法从业、民航消费者依法维权为出发点,完善民航法规体系、健全民航行业监管机制、增强民航市场主体守法意识,全面推进民航法治建设,维护民航安全和运行秩序,保护民航经营者和民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民航法》为核心,覆盖行业各领域和各环节,科学规范、层次分明、配套衔接的民航法规体系,实现从业人员依法办事水平全面提高,民航消费者守法用法意识普遍增强,矛盾纠纷化解更加及时有效。
以下为意见全文:
加强民航法治建设若干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做好民航法治建设工作,推动民航安全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 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强化民航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民航经营者依法从业和民航消费者依法维权为出发点,以完善民航法规体系、健全民航行业监管机制、增强民航市场主体守法意识为重点,全面推进民航法治建设,维护民航安全和运行秩序,保护民航经营者和民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民航改革发展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前行,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 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衔接,把“优立法、严执法、强守法、善用法”融为一体,统筹设计、整体推进,提高民航法治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坚持协同共进,正确处理法治建设与深化改革的关系,更好发挥“两个车轮”的协同效应,共同推进民航安全健康发展。
坚持包容兼蓄,立足国情和行业实际,与民航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有效对接,推动我国民航标准国际化,增强在国际民航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坚持高效有序,把握正确的方向,前瞻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超前谋划,分轻重缓急,积极稳妥推进民航法治建设。
(三) 总体目标
民航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完善的民航法治体系,全面推进民航治理法治化。到 2020 年,完成本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基本建成以《民航法》为核心,覆盖行业各领域和各环节,科学规范、层次分明、配套衔接的民航法规体系;民航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行业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管效能显著提升;民航法律法规普及深度和广度明显增加,从业人员依法办事水平全面提高,民航消费者守法用法意识普遍增强,矛盾纠纷化解更加及时有效。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