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三月份开始,身边炒股的同学多了起来,大多是男生。”山东大学金融学专业大三学生薛斌(化名)说,现在,不仅周围炒股的同学多了,而且还有一些同学委托自己炒股。

“今年二三月份开始,身边炒股的同学多了起来,大多是男生。”山东大学金融学专业大三学生薛斌(化名)说,现在,不仅周围炒股的同学多了,而且还有一些同学委托自己炒股。
伴随着“牛市”的高歌猛进,大学校园里也是炒股风劲吹。据统计,我国“90后”股民占新开户投资者的比例,从之前的10%已经增长到30%,这其中不少是大学生。调查发现,虽说尚未进入社会,这些90后的“小鲜肉”们炒起股来可是毫不含糊,有的甚至选择了贷款炒股。
本报见习记者 郑帅
李阳
实习生 李艳艳
收益暴增:1万3入市,一年盈利逾2倍
正常工作日的上午九点半,股市正式开盘。如果没有课,王鑫(化名)就会打开手机里的炒股软件,盯着那几只自选股的走势。
王鑫是山东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大三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关注股票。去年6月份,王鑫结束了自己模拟炒股的阶段,开始正式踏入实战阶段。
为什么进入股市?王鑫说是因为有一位“资深股民”的母亲。早在自己考入大学之前,中学阶段的王鑫就经常看母亲坐在电脑前盯盘。时间久了,王鑫也会有意无意地留意大人们关于行情的一些讨论,耳濡目染地接触到关于炒股的一些道道。于是当王鑫在大学里发现学校组织的模拟炒股大赛时,他当即下载了模拟软件,开始踏入股市。
在虚拟的股市曲线里涨涨跌跌了一年多后,王鑫按捺不住,想要真的试水股市了。母亲很支持他的想法,拿出1万元给他做股本。王鑫又取出了自己平时积攒下的3000元,就这么入市了。
从虚拟盘进入实盘,初来乍到的王鑫坦言当时“非常兴奋”,心里总惦记着自己买的股票,所以会经常在电脑前面盯盘,甚至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但这一阶段是短暂的,稍微适应之后,他就沉稳地像个老股民一样,尝试着做一些逻辑分析,操作也开始倾向于中长线为主。这样一来,占用的时间也不再多了,有时候他几天才会看一次股票。
而恰逢牛市也让王鑫赚了个盆满钵满。迄今为止,他先期入市的1万3千元已经变成了近4万元,涨幅逾2倍。
“过了五一之后,我感觉股市开始进入震荡期,就撤出来两万多。现在股市里还是一万多,反正这些钱都是挣得,即使都赔了也不会心疼。”王鑫说,现在自己的心态很放松,把炒股当成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