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着共同的标签:年轻、可怕的成长曲线、高估值、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O2O。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昊 那天还没到公司,邓薇就接到公关部的电话,“那些竞争对手的房产经纪们都在微信里刷我们发不出工资快倒闭了之类的。”那是4月20日,她记得很清楚,一是每月的20号是给员工分佣的日子,二是由于刚搬到新办公室,网络还没装好,佣金的确晚发了半天。
“我们根本没组织回应,这不很可笑吗,我们怎么可能没有钱?”爱屋吉屋(爱屋吉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简称)在3月拿到晨兴资本领投的数千万美金的C轮融资,作为当下最火的房产中介O2O,他们那时正在谈新一轮的融资,也就在三周之后,他们便宣布了这个消息:1.2亿美金的融资额,公司估值超过了10亿美金。
后来,爱屋吉屋的很多经纪人自发地组织了一系列的“晒佣金”,有好几个都过了10万元。“但自从那件事之后,各种诋毁就没停过,有朋友跟我开玩笑说,我们终于进入主战场了。”在今年3月的数据里,爱屋吉屋拿到上海33%的整租市场份额,12%的北京整租市场份额,经纪人人均每月8单的成交量,4倍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而这家已达到6000人规模的公司仅仅成立了一年。
前4个月对于杨家军来说,也好过不到哪儿去。去年10月,e代驾(基于地理位置的代驾O2O公司)拿到了58同城领投的C轮融资,战争最终以入股的方式结束。后者为了消灭他们,曾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疯狂地挖角和补贴代驾司机。可是e代驾的优势反而越来越明显,就在讲和之前,他们日均已经有了5万个订单,几乎算是垄断了市场。
但杨家军心里很清楚,这绝不是最后一仗,他之所以愿意接受58同城的投资,是因为他要把子弹都留在最后。
一过完元旦,他们便开始启动D轮融资。几天的内部讨论下来,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成为最大的预设对手,“结果人家两家在2月14号合并了,这就更明确了,就是它。”3月3日,春节放假回来的第一件事,杨家军就把所有的员工召集到大厅开会,“下一战,滴滴,我告诉他们,打不赢,我们就死了。”
杨也在那一天见了第一个投资机构,一个月之后,e代驾拿到了华平投资领投的一亿美金的D轮融资,“我只能说,如果真打,我绝对不害怕。”4月8日,滴滴快的成立代驾事业部。
其实在饿了么(饿了么网上订餐平台的简称)CEO张旭豪眼里,已经没有什么对手可言。在今年1月27日拿到3.5亿美金的E轮融资之后,它已经在外卖O2O领域遥遥领先,更何况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现在都是它的股东。张不止一次地说过,未来跟这三家的合作会非常深入。就在5月18日,饿了么进驻京东的外卖频道,还有传言称京东未来的外卖服务都将导入饿了么。
而在这个领域,竞争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维度。就像饿了么现在的日订单峰值高达200万,有30.8%的份额。但相比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他们只算是开启了市场的大门。“外卖O2O应该是最难标准化的生意了。”饿了么资深副总裁罗宇龙说,他们正在大规模地尝试用自己的人去送外卖,这显然比依靠门店人力要可控得多,但这也意味着它可能会成为全中国最重的互联网公司。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