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政经要闻 部委发布 数据发布 地方新政

头条 重磅推荐 A股动态 每经视点 公告速递 海外市场 名家观点 融资盘龙虎榜 金牌分析师

头条 科技 消费品 能源 TMT观察站 航空 交通 食品 医疗 热门

头条 中国政策 全球央行 市场 外汇 银行 保险 机构 观点 要闻

头条 重点推荐 理财课堂 理财产品 牛人访谈 邮币卡观察哨 财富人物 理财问答

头条 媒体聚焦 每日精选 体娱播报 图片新闻 财经观察 科技新知 社会广角

头条 热点 公司行业 新车 观点 汽车美女 原创报道

头条 记者在路上 经济大势 商业评论 投资策略 公共治理 全球经济 每经书会 作者推荐 专题探讨

头条 地方时评 区域焦点 招商动态 地方新政 产业热点 城市 县城 新区 西部 长三角

头条 时装 游艇 高球会 户外 红酒 典藏 艺术品

热点关注 图片故事 人物报道 天下看图 国内视点 趣闻 赏心悦目

投资策略

牛市是阻止民间资本外逃的利器 0

不过,大家必须记住:股市也是一个财富再分配场所。它不仅具有将储户转化为股民、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而且它还具有牛熊交替的规律。每一轮牛市结束,都会形成一种财富再分配格局,即大多数股民将以自己在“头部被套”的付出,成就少数股民的暴发与暴富。当然,最重要的是,股民炒股就是支持实体经济、为国出力。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潜规则与内在逻辑。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出现了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现象,经济开始步入下行通道,尤其是2010年房价见顶后,我国第一次惊现大规模资本输出的浪潮,资本输出的速度之快、增长势头之猛,超乎所有人想象。

总体说来,我国资本输出主要有三种形式或三大渠道:(1)出境旅游与境外购物。大批居民出国旅游并抢购国外奢侈品,显然,赴港澳购物已无法满足他们的巨大购物需求。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游达1.17亿人次,出境旅游花费约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购物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2)投资移民。内地有钱人通过地下钱庄“投资”移民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包括通过购买国外豪宅移民。2014年初加拿大政府移民数据显示,投资移民申请名单上,约有45000名中国富豪等待申请;(3)内地企业“走出去”,既包括过剩产能走出去,也包括对境外项目的直接投资与并购。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仅为55亿美元,2008年首次突破500亿美元,2013年为902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1029亿美元,同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195亿美元,两者基本接近。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

不难看出,金融危机后掀起的这一轮资本输出狂潮,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中国房地产大泡沫中暴富的一群人,在房价见顶、股市低迷的形势下,他们趁势选择了见好就收、投资移民;二是在中国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企业,包括央企和民企,都选择了“走出去”,或输出产能、或并购境外项目。

然而,起步于2014年下半年的新一轮大牛市令世界瞩目,尤其是RQFII及沪港通开通后,大量世界投资者进入中国股市投机,人民币大规模回流市场,催生了一轮气势如虹的疯牛,炒股财富效应意外超越了前十年房地产大泡沫时代,进而又将诞生一批全新的股神或富豪。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疯牛、快牛、短牛暂时阻止了民间资本的外逃,尤其是投资移民的外逃,但疯牛过后,是否又会重现新一轮投资移民潮,这仍是一个未知数。

从长远来,好的投资环境,如慢牛是吸引外资,留住民间资本的重要因素,也是阻止民间资本外逃的利器。不过,中国股市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注册制与转板制的实施与推行,还没有具体时间表,改革困难和阻力还比较大,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A股市场的市场化、法制化改革进程,这将不利于A股市场走向健康稳定。

与此同时,在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最大困难与阻力就是央企。因为央企是重化工业产能过剩的“重灾区”,大而不倒的原因主要在于央企是国民经济命脉。更关键的是,央企还承担着社会就业的巨大政治任务。事实上,淘汰央企过剩产能,唯一途径就是并购重组,但并购重组就意味着大量裁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与实质。因此,央企并购重组需要从市场上寻找两笔钱:一是裁员买断工龄或下岗职工安置费,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二是央企并购重组本身需要钱,而且引入民间资本注资央企,央企股权需要卖一个好价钱。因此,央企并购重组也需要牛市支撑,并维持一个亢奋的市场人气。

不过,大家必须记住:股市也是一个财富再分配场所。它不仅具有将储户转化为股民、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而且它还具有牛熊交替的规律。每一轮牛市结束,都会形成一种财富再分配格局,即大多数股民将以自己在“头部被套”的付出,成就少数股民的暴发与暴富。当然,最重要的是,股民炒股就是支持实体经济、为国出力。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潜规则与内在逻辑。

然而,最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大突破口,既是动力机制,也是巨大引擎。因此,新三板的包容性具有无极限的扩容空间,同时转板制及注册制的实施,也会赋予创业板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此外,上交所正在筹备并即将推出“新兴产业板”,直接吸引境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回归A股IPO,时机成熟时再引入国际板概念,这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度创新与市场变革。为此,我们期待着一场中国股市的盛宴,这也是中国股民的盛宴!

  • 证券时报
  • 李怡
  • 董登新

每经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每经网首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