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政经要闻 部委发布 数据发布 地方新政

头条 重磅推荐 A股动态 每经视点 公告速递 海外市场 名家观点 融资盘龙虎榜 金牌分析师

头条 科技 消费品 能源 TMT观察站 航空 交通 食品 医疗 热门

头条 中国政策 全球央行 市场 外汇 银行 保险 机构 观点 要闻

头条 重点推荐 理财课堂 理财产品 牛人访谈 邮币卡观察哨 财富人物 理财问答

头条 媒体聚焦 每日精选 体娱播报 图片新闻 财经观察 科技新知 社会广角

头条 热点 公司行业 新车 观点 汽车美女 原创报道

头条 记者在路上 经济大势 商业评论 投资策略 公共治理 全球经济 每经书会 作者推荐 专题探讨

头条 地方时评 区域焦点 招商动态 地方新政 产业热点 城市 县城 新区 西部 长三角

头条 时装 游艇 高球会 户外 红酒 典藏 艺术品

热点关注 图片故事 人物报道 天下看图 国内视点 趣闻 赏心悦目

数据发布

海量专利沦陷“黑色寻租”空间 私下交易泛滥 0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然而,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专利十分有限,且私下特殊目的专利交易日益泛滥。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共受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236.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92.8万件,同比增长12.5%,申请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

然而,尽管专利申请量庞大,但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专利十分有限,而且私下特殊目的专利交易日益泛滥——有的企业购买专利用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从而享受国家税收、资金扶持等方面优惠;有的人购买专利用于考研、评职称,还有的市场价值很低的“专利垃圾”甚至出售给服刑人员,成为减刑工具。这种专利变现的渠道正在成为一块“黑色寻租”空间。

首家知识产权交易所陷入生存困境

顶着我国首家知识产权交易所的光环,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从2011年6月挂牌至今运行却并不理想。在位于天津开发区的MSD商务中心,记者见到了该交易所副总裁杨伟民。谈及目前交易所的运营情况,他接连用几个“糟糕”来形容。

据他介绍,成立之初,交易所上下曾雄心勃勃地希望能推动国内知识产权交易、保护有一个比较大的改观。在交易模式上,他们最初定位为开展知识产权份额化交易,让具有价值的、昂贵的知识产权可以像股票一样被众多投资者持有、交易,但正是这一选择为交易所今后的经营困境埋下了伏笔。

成立当年11月,《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出台。其中明确规定了交易场所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再加上后期交易所整顿,杨伟民他们的原有计划全部取消,重新回到一对一产权交易。

“从2012年到现在基本交易量不多,每一笔从挂牌到完成几乎都超过了9个月。”杨伟民说,从实际情况看,传统一对一产权交易方式十分有限,在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很难做大。尽管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专利申请量,但真正能够拿到交易所变现交易的不多,有的交易甚至出于特殊目的见不得“阳光”。再加上对份额化交易的限制,正是这些原因综合导致了交易所经营的难题。

即便后期将经营方向调整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却仍面临如何让银行认可的问题。杨伟民说,交易所在探索建设质押融资平台和质物处置平台后发现,专利权不同于物权,在认识和评估上有一定门槛,类似显像管技术这类专利的价值还受年限影响,银行对专利权的价值评估采取审慎态度。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的确非常大。”他表示,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普遍不到5年,一旦企业破产,银行拿着抵押的专利如何变现目前仍是难题,“让银行承担风险也不现实”。

专利被肆意滥用 沦为“作弊”工具

从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在实际运营中遭遇的困境分析,当前,我国专利的使用与保护主要面临三大难题。

首先是基数大,转化率低,庞大数量专利的价值普遍不高。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共受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236.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92.8万件,同比增长12.5%,申请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

尽管拥有如此庞大的专利申请量,但绝大多数停留在概念里,并未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发展咨询专家林耕称,在全国22万项目合同里,只有2571个是专利转让合同。如果把专利授权数做一个分母,那么专利转让实施率则仅有0.41%。

“国内专利中至少七成以上价值有限。”业内人士透露,专利价值普遍不高是造成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该人士举例说,他曾接手转让一个实用新型专利质押贷款,为口服液瓶盖的开启方式,事实上,相关瓶盖开启方式的专利屡见不鲜。“这种专利价值非常低,贷款给他可能连利息都还不上。”他还接触过一个医药领域专利,由于并未拿到国家准字号,后期转化为药品的投资会非常大,也难以在市场上流通。

其次是专利权沦为纯粹“门槛性”工具被随意使用。杨伟民透露,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专利其实有很多,但大都限于私下交易,其交易目的也并非为做成商品,而是利用它较快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从而享受税收、资金扶持等方面优惠。

“这类专利需求不管内容,只看价格,越便宜越好。我们交易所挂牌的发明专利一般单价在10万元以上,所以买来并不合适。”

记者通过网络联系到一家知识产权交易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说,他们可以为参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专利,发明专利价格在5到6万元,实用新型专利约为5000元,而且“包拿证”,实用新型专利6个一起“打包”购买还有优惠。

为证明确有专利,他向记者展示了今年新近申请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具有照明功能路由器”,售价在3500元。他表示,一旦确认购买,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变更,十分方便。卖家还表示,通过其购买专利用于考研、评职称的也不在少数。

现实中,有的市场价值很低的“专利垃圾”甚至出售给服刑人员,成为减刑工具,用来花钱“赎身”,这种专利变现的渠道正在成为一块灰色地带。 此外,国内专利评估机构普遍缺乏权威性,估值背离真正价值。由于专利估值与融资额多少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融资额度通常是专利估值的50%以下甚至是10%,不少专利评估机构为迎合市场需要,存在虚高。有专家称,曾目睹过一款烤鸭炉的专利评估价值高达估值数亿元,明显超过其应有价值,“套现”目的明显。

加大价值挖掘 维护国家安全

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在对待专利问题上应避免三种倾向,特别是应加大对专利价值的深度挖掘,并凭此作为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维护国家安全。

首先,要避免专利权在网络环境下被“放逐”,加大新时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当前,网络正在成为知识产权侵犯和制假售假的主要集散地。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教授唐锡光指出,文艺作品、设计创意、解决方案等知识产权在网络环境下更容易被复制、传播和获利。微博上“1人抄袭,99人原创”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而且隐蔽性更强。侵权仿制产品甚至借助网络“出海”,对于我国的海外形象也是一种无形伤害。

成都风雅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杨荣告诉记者,他所经营的三国题材旅游衍生品一旦推向市场受热捧,不出几周就会在成都锦里被大量仿制,网上仿制更是数不胜数。尽管申请专利,但靠民营企业起诉侵权,既无暇长期应付,即便获胜也获赔不多。“钱可以一点一点挣,但知识产权侵害是伤筋动骨的事情。”杨荣的感慨值得深思。

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没有终点,当前急需线上线下联动,加大对网络侵权行为处罚力度,将侵犯专利权纳入企业或个人信用档案,并与金融部门联网。

其次,要避免知识产权价值被人为“流放”,加大对知识产权价值的挖掘和利用力度。我国传统优秀文化题材如花木兰、熊猫等经好莱坞推手大放异彩,为我国文化领域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和开发敲响了警钟。

去年以来,以网游企业为代表的文化行业对IP(知识产权)争夺愈演愈烈。例如《鬼吹灯》等已被认可的作品一旦被移植到网游平台,很容易在短期内聚拢原作粉丝,转化为市场价值,同时限制同类竞争对手,成为一种强效进攻性武器。

杨伟民指出,现实中,移动通信、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价值较高,比较容易变现。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看中的正是后者在通信行业积累的多达1.7万个专利。我国一方面应加大这些领域专利的开发与利用,鼓励和带动企业创新;另一方面应注重培育积累,在今后以此作为同他国竞争的筹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同时,要避免知识产权被肆意“滥用”,成为“作弊”的工具。相关人士建议,国家部门应着重对专利与相关评定之间的匹配度、近期的受益人变更情况进行严格审查,不给“作弊”留有空间。当然,相关部门也应该反思,把是否拥有专利作为评定的标准或加分因素是否有必要,如无绝对必要应尽可能取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天津滨海新区科委主任黄亚楼告诉记者,对于缺少固定资产的初创型中小企业来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缓解“融资难”上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评价体系,探索成立带有第三方公益性质的知识产权评价机构,给专利相对合理的价值评估,以降低金融部门融资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于真正有市场和社会价值的专利,应给予落地转化资金扶持。

  • 经济参考报
  • 陶玥阳

每经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每经网首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