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政经要闻 部委发布 数据发布 地方新政

头条 重磅推荐 A股动态 每经视点 公告速递 海外市场 名家观点 融资盘龙虎榜 金牌分析师

头条 科技 消费品 能源 TMT观察站 航空 交通 食品 医疗 热门

头条 中国政策 全球央行 市场 外汇 银行 保险 机构 观点 要闻

头条 重点推荐 理财课堂 理财产品 牛人访谈 邮币卡观察哨 财富人物 理财问答

头条 媒体聚焦 每日精选 体娱播报 图片新闻 财经观察 科技新知 社会广角

头条 热点 公司行业 新车 观点 汽车美女 原创报道

头条 记者在路上 经济大势 商业评论 投资策略 公共治理 全球经济 每经书会 作者推荐 专题探讨

头条 地方时评 区域焦点 招商动态 地方新政 产业热点 城市 县城 新区 西部 长三角

头条 时装 游艇 高球会 户外 红酒 典藏 艺术品

热点关注 图片故事 人物报道 天下看图 国内视点 趣闻 赏心悦目

牛人访谈

专访弘尚资产合伙人倪飞:掘金港股迎战略性投资时代 0

在港股这一历史性投资机遇来临之时,《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专访了具有11年港股投研经验的弘尚资产合伙人倪飞,为您分析港股投资逻辑、挖掘板块价值洼地,并分享其港股投资心得。

Hs.thumb_head

进入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随着年内深港通、推动个人投资者跨境投资、提高QDII及RQFII投资额度等多项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市场普遍认为,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桥头堡"地位的香港市场将迎来重大投资机会。而这一幕已在"五一"节后预演,当监管层打开公募险资投资港股的闸门后,此前交投清淡的港股通屡次出现额度用罄的情况,港股市场也现暴涨。

在港股这一历史性投资机遇来临之时,《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火山财富)专访了具有11年港股投研经验的弘尚资产合伙人倪飞,为您分析港股投资逻辑、挖掘板块价值洼地,并分享其港股投资心得。此外,《每日经济新闻》将在近期推出港股基金产品投资机会的专题报道,敬请期待。

专访弘尚资产合伙人倪飞:掘金港股迎战略性投资时代

每经记者李娜

从象牙塔走出的倪飞,职业人生的高起点足以令其同辈羡慕。

继在上海市政府工作学习10年和上海同盛投资实体企业运营管理7年后,倪飞大跨越任职于长江养老保险的权益投资总监。在如今私募创业大潮涌动下,倪飞职业生涯再度华丽转身,加盟尚健领衔的弘尚资产,并成为其合伙人。

采访中,当倪飞介绍其港股投资心路历程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他很善于留心周边小事,并用时间换空间的理念,让他在始自2004年的11年港股之旅中,获得了丰厚回报。

倪飞笑言:"我在这个行业里跨度很大,是有些另类。关键是我喜欢做投资,做实业与做投资是相通的。"

在深港通脚步声愈加清晰之时,《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倪飞进行了专访,来听听他的港股投资心得。

定价权转移下港股迎战略性投资机会

倪飞的许多投资案例是在生活中发现的。

2009年2月,他在上海某医院看眼科时使用了贝复舒滴眼液,发现疗效不错,随即对其厂商港股创业板公司亿胜生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注意到,当时该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及销售治疗体表创伤及眼部损伤的生物药品,其市价才0.21港元左右。其买入后,2011年4月,该公司申请转至港股主板。截至2015年5月18日,该公司的股价已上涨至5.13港元,这意味着在过去6年多时间内,亿胜生物带来的回报已超过24倍,最高甚至达到27倍。

众所周知,相比A股,港股市场有诸多不同的游戏规则,尽管六成以上都是中资股,但资金、股票定价机制、做空机制都更为国际化。那么,在倪飞眼里,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港股投资机会呢?

NBD:A股,港股和美股的中概股,您认为谁更具投资机会?

倪飞:就现阶段而言,A股涨幅不小,某些行业和公司都积累了一定的泡沫。而美股市场的中概股,阶段性涨得太多,且定价权掌握在机构资金手中,同时跟美股市场的流动性有很大的关系,相比只有港股最具投资价值。

NBD:"港股最具投资价值"应该怎样理解?

倪飞:港股低估值是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在人民币走出去的同时,还面临着资产定价权争夺的问题,这将是一种战略性投资性机会。并且,港股市场部分细分行业的质地更好,公司具备更突出的竞争力。

NBD:能具体谈谈港股的低估值吗?

倪飞:目前,A股估值就不用提了,港股整体市盈率是12倍,相比美股市场也要低30%到40%。

谈到港股低估值,人们首先会想到A+H股差价。这种价格差距必然导致港股品种相应价格回归,但不同市场体系又决定了A+H股差价必然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同类型企业在港股和A股的定价差异使得港股的投资价值更加凸显。以A股凯美特气和港股盈德气体为例,前者因重大资产重组已于今年4月2日起停牌,停牌前价格为22.61元/股,总股本为4.05亿股,总市值为91.57亿元;后者总股本为18.52亿股,截至5月15日的收盘价为6.3港元/股,总市值为116.676亿港元,按照1港元兑换0.8元人民币计算,后者总市值为93.34亿元,和凯美特气基本相当。然而,从公司财务数据来看,凯美特气2014年的每股收益为0.08元,净利润为3146万元;盈德气体同期每股收益为0.501港元,净利润在9亿港元之上。且在公司项目上,凯美特气现有及在建的项目,远远赶不上盈德气体的项目数量。从市盈率来看,前者因为资产重组引发价格持续上涨,2014年的市盈率早就破百倍,后者目前估值仅10倍左右。

NBD:您之前提到资产定价权转移问题,有哪些具体含义?

倪飞:首先是港股市场流动性预期改善。宏观层面,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进程中,争取资产定价权的必然结果,应该被视作一种战略性投资。

现在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港元是联系汇率,联系的一端是美元。由于香港是离岸市场,主要是国际游资。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已势在必行,香港就是桥头堡,只有内地资金南下流入,和港股市场接轨,接受国际市场洗礼,才能找到定价权。

过去五大行成立时,没有定价权,股权就很便宜地卖给了境外资金方。若资本项目打开,没有定价权,那么金融行业在国际上是没有地位的,这必然要求人民币在金融资本上争取定价权。A股市场仍然是封闭的,而香港是国际化市场,原来港股市场的定价权都掌握在大投行手中,资产定价权的争夺是必然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港股市场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NBD:您提到流动性改善,这个预期有多强烈?

倪飞:保守估计,内地保险资金规模有10万亿元,其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最高为30%,目前配置比例是12%,如果这其中有20%(即总体2.4%)配置到港股,也有2400亿元;若5万亿元的公募基金也配置20%,就有4000亿到6000亿资金进入港股市场。目前港股市场市值为30万亿元左右,如果有4000亿~5000亿元的资金进入,就会拿回一部分资产的定价权。特别是港股市场中一些细分行业龙头,经过机构的挖掘,如果被认为是合理的,境外资金也会接受现有定价,使得资产的定价权得以回归。

除了机构资金外,上海自贸区将允许个人开设资本账户,进行境外直接投资,首选必然是港股市场。流动性的改善自然会使得港股市场的资金面发生变化。现在有些私募投资经理在管理的A+H股产品中,港股仓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自己的产品也采用A+H股的投资范围,将主打H股产品,比例应该在五成之上。

只要你看好中国经济和A股,就算内地资金不出去,港股估值也会被填平。现在主要是受制于美元要加息,但是9月份是否能真的加息,且加息幅度多大,依旧值得观察。

港股三大行业最值得关注

既然是战略性机会,投资者自然希望能在港股中找到极佳的战略性投资品种。那么,港股哪些板块值得关注?是此前市场关注度极高的A+H股吗?

NBD:您觉得港股中最具潜力的投资品种是什么?

倪飞:我觉得到港股市场去配工商银行这样的公司没意义,港股上市公司中的小企业比传统大市值中资蓝筹更具潜力。特别是细分行业龙头,相当于A股同类企业估值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这就是很好的机会。提前布局,后面肯定有回报。

我们知道港股市场以境外资金为主,而这类资金对内地企业缺乏深度透明了解。按照国外投资理念,他们往往偏向配置大市值的中资企业。具体而言,其配置按全球市场划分自上而下,不需要调研,只需根据财务报告,大企业的数据相对透明。受制于经验及相关配置,境外机构基本不覆盖港股市场的中小企业。

比较之下,我们对这些中小企业的理解更深,知道其市场份额及发展前景,这种公司的估值起伏最厉害,但投资回报也最高。只要研究透那些被低估的小公司,就知道这个公司有没有发展空间。

NBD:在行业选择中,您看好哪些行业?

倪飞:我最看好三大产业:高端制造业、真正的互联网行业以及生物医药大健康业。

高端制造业应该包括高端制造能力和相应的研发能力,不仅是我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对此也十分重视,可以说高端制造是立国之本,行业空间发展潜力极大。比如,目前我国高铁还有动车系统、自动化刹车系统等依赖进口,大飞机项目中铝合金板也是短板。所谓真正的互联网行业,是指未来能够带来效率提升的行业。生物医药,则是未来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是未来坚定不移的大方向。

NBD:据了解,很多投资人士并不看好港股创业板会重演A股一幕,您怎么看?

倪飞:的确,A股投资者偏向小市值的成长股,尤其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目前港股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市盈率不到20倍,成交量很小,有一部分是医药公司。整体质地的确鱼龙混杂,若跟踪公司2~3年,机会还是有的,拉长时间看,找到增长3~5倍的企业还是可以的。

估值、行业和时间是三大法宝

众所周知,港股市场是非常严格的事后监管,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誉度十分看重,各种信息披露非常透明。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港股市场既熟悉也陌生。多年的投研心路,也让倪飞对港股市场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

NBD:长期跟踪境外市场,您积累了哪些港股研究心得?

倪飞: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要求自己站在全球视野的角度去找估值便宜的股票;其次,找到那些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最后,是以时间投资的角度来精选个股,陪企业共同成长。

NBD:您刚刚提到了低估值,应该怎样去理解和布局?

倪飞:我觉得做投资要看估值,就像挑房子一定要选地段。股票价格有时会被低估,可能长达半年或一年,但它不会永远被低估。

我喜欢找到估值洼地的股票,比别人早一点进入,因为在底部你敢买,也熬得住拿得住,而且越低越买,总会等到价格回归。从全球的视野来看,目前港股就是被低估的。

从时间角度来看,当某一个行业或公司过热时,产能会大幅释放,供过于求,一定是不挣钱的时候。做投资也一样,需要前瞻一点,你一定要比别人早看见、早发现和早估值。

NBD:您如何去把握行业发展的空间?

倪飞:首先顺着宏观经济从大类资产分析,哪几类资产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再从这些行业中精选龙头股。具体来看,行业增速要比GDP增速高,越高越好,这里不能看短期,要看2~3年。如果你确信行业未来有10年的发展空间,你不会只挣一两倍就撤出来。

以大消费为例,我把它分成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物质消费中,主要涵盖了"衣食住行"四大块,其中"衣食住"已经到顶,"行"还没完全结束,但也快到山顶。比如,我们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300万台,美国以前是1700万台,现在估计在1400万~1500万台,汽车行业爬坡应该还有1到2年的时间。精神消费方面,也是未来获得超额收益的方向之一。这部分主要包括感官的,比如电影、游戏等,还有体验式的。国家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对医药的刚需有增无减,大健康产业未来将会呈现井喷式增长。

NBD:您如看待产业扶持政策对该行业的影响?

倪飞:政府下力气扶持某一产业时,可以肯定,未来3到5年会有公司脱颖而出。也许这个公司并不属于行业,但现在很多行业边界可以无限制扩展。

NBD:时间这个投资因素,该怎样理解?

倪飞:通常情况下,选好行业后,我会顺着行业龙头股逐步往下找,如果行业第一名仍旧是低估值,这样最好,如果已高估,我就看第二、第三名是否被低估。港股市场给企业的估值是相对稳定的,这跟企业的盈利增长前景、同行业的排名以及境外同行业的比较相关。港股市场投资者更为理性,他们更注重长期投资的回报。

任何一个市场,往往都是鱼龙混杂,港股也有很多造假公司,他们的财务报表很好看。这就需要多做功课、多调研、擦亮眼睛。比如制造业类上市公司,在初步筛选后,我会去税务局查看它的交税情况。比如一个公司称自己有10亿港币的利润,你可以去看它是否交税,25%的税收比例是硬性指标。当然查一年不行,要连续查5年。另外,一个企业研发项目,如果3到4个月就能弄出来,那是瞎扯,好公司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做出来的。一个优秀的投资经理,一定是找到优质企业并跟着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不是炒出来的。现在,我每周都会去拜访一家港股公司,有的是作为储备,有的则是准备投资。

此外,在港股市场,仅靠讲故事,公司股价不一定涨,投资人要求必须看行动看举措。像A股市场这样,改个名就狂涨的情况几乎没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微信公众号“火山财富”(微信号:huoshan5188)

  • 每经网
  • 陈晨
  • 每经记者李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广州:020-89660257

每经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每经网首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