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政经要闻 部委发布 数据发布 地方新政

头条 重磅推荐 A股动态 每经视点 公告速递 海外市场 名家观点 融资盘龙虎榜 金牌分析师

头条 科技 消费品 能源 TMT观察站 航空 交通 食品 医疗 热门

头条 中国政策 全球央行 市场 外汇 银行 保险 机构 观点 要闻

头条 重点推荐 理财课堂 理财产品 牛人访谈 邮币卡观察哨 财富人物 理财问答

头条 媒体聚焦 每日精选 体娱播报 图片新闻 财经观察 科技新知 社会广角

头条 热点 公司行业 新车 观点 汽车美女 原创报道

头条 记者在路上 经济大势 商业评论 投资策略 公共治理 全球经济 每经书会 作者推荐 专题探讨

头条 地方时评 区域焦点 招商动态 地方新政 产业热点 城市 县城 新区 西部 长三角

头条 时装 游艇 高球会 户外 红酒 典藏 艺术品

热点关注 图片故事 人物报道 天下看图 国内视点 趣闻 赏心悦目

要闻

总理考察“中国造”里约地铁 国产装备出口迎四大转变 0

正在巴西访问的李克强总理,登上了刚上线运行了一个月的巴西里约4号线地铁列车(中国北车制造),在异国的土地上试乘了“中国制造”高端轨道交通装备。

8.thumb_head

◎每经记者 李卓 发自北京

当地时间5月20日上午,正在巴西访问的李克强总理在外交部长王毅等的陪同下抵达巴西里约地铁公司车辆段,登上了刚上线运行了一个月的巴西里约4号线地铁列车(中国北车制造),在异国的土地上试乘了“中国制造”高端轨道交通装备。

这一幕对于国务院5月19日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要求大力推动包括“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在内的十大领域突破发展来说,无疑十分应景。

与此同时,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随同李克强此次出访巴西的中国国企里,包括了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相关高层。而南北车此时已全面进入最后停牌重组时间,重组愿景之一就是着眼全球高端装备市场、优化业务组合,加快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显然,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业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变革,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标杆。

“两洋铁路”再受瞩目

《中国制造2025》在谈及发展形势和环境时表示,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其中,竞争层面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2013下半年,李克强总理频频扮演中国高铁的超级推销员,李克强这次里约考察,身处里约地铁车间的中国北车员工再次高高举起“感谢超级推销员”的字板。

记者梳理发现,在国家战略层面助推下,中国北车2014年海外业务全年出口签约额达29.94亿美元,同比增长73%,尤其成功登陆美国市场,实现高端铁路装备产品对全球六大洲的全覆盖;中国南车2014年也实现出口新签订单总额37.6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李克强总理出访巴西,在双方签署的30项商业协议中,最受瞩目的,是联结巴西大西洋岸城市圣多斯与秘鲁太平洋岸城市伊洛的“两洋铁路”兴建计划,该计划需要新建铁路约3500公里,初步估算项目预算可能高达600亿美元。

中国北车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转述,负责北车海外出口业务的副总裁余卫平在此次李克强总理里约考察致辞中就总结,目前出口格局上实现了四大转变:一是出口产品呈现出从中低端到高端的升级;二是出口市场从亚非拉市场到欧美市场的飞跃;三是出口形式从产品出口到产品、资本和技术的组合出口;四是出口理念上大力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留下来”的转变。这些都是中国制造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合并发挥协同效应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之所以成为中国制造2025主要标杆,不仅表现在“走出去”的重大突破和出口格局的重大升级,随着南北车重组整合的倒计时,全产业升级也将会有实质性突破。《中国制造2025》要求大力推动十大重点领域。其中,“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要求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重点突破体系化安全保障、节能环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研制先进可靠适用的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命周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而南北车合并就旨在发挥协同效应,根据2014年报告,中国南、北车全年营收双双突破千亿大关(分别达1197.24亿元和1042.9亿元),合并后,新公司收入将超过庞巴迪、阿尔斯通和西门子等世界巨头,成为全球最大的铁路设备公司。

合并后的南北车实体还将在整个轨道车辆体系拥有完善的产品组合,包括机车、客运和货运铁路、动车组、城铁、城际动车组。通过整合既有的研发制造能力,打造一家全球领先、跨国经营的轨道交通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有力推动中国高端装备业的产业升级,推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 祝裕
  • 每经记者 李卓 发自北京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广州:020-89660257

每经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每经网首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