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政经要闻 部委发布 数据发布 地方新政

头条 重磅推荐 A股动态 每经视点 公告速递 海外市场 名家观点 融资盘龙虎榜 金牌分析师

头条 科技 消费品 能源 TMT观察站 航空 交通 食品 医疗 热门

头条 中国政策 全球央行 市场 外汇 银行 保险 机构 观点 要闻

头条 重点推荐 理财课堂 理财产品 牛人访谈 邮币卡观察哨 财富人物 理财问答

头条 媒体聚焦 每日精选 体娱播报 图片新闻 财经观察 科技新知 社会广角

头条 热点 公司行业 新车 观点 汽车美女 原创报道

头条 记者在路上 经济大势 商业评论 投资策略 公共治理 全球经济 每经书会 作者推荐 专题探讨

头条 地方时评 区域焦点 招商动态 地方新政 产业热点 城市 县城 新区 西部 长三角

头条 时装 游艇 高球会 户外 红酒 典藏 艺术品

热点关注 图片故事 人物报道 天下看图 国内视点 趣闻 赏心悦目

市场

房价下一个大跌信号已现! 0

特别是在GDP还想骑着房地产冲刺,不停甩出调控放宽、降息、降准等等“兴奋剂”,让局面看起来“涨势很足”的时候,讲“大跌”,是不是Sǎ?

4.thumb_head

房价“暴跌”“暴涨”“断崖”……邦地产君其实很谨慎用这类词语,因为基本会被口!水!淹!没!

特别是在GDP还想骑着房地产冲刺,不停甩出调控放宽、降息、降准等等“兴奋剂”,让局面看起来“涨势很足”的时候,讲“大跌”,是不是Sǎ? 

但或许看到下面这些数据,你会不禁感叹:还真有可能…… 

【前25年,房价下跌是这样造成的……】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5年以来,全国房价出现过3轮低谷,其中2次出现了负增长。 

1994年,这轮低谷,直接原因是第一轮楼市泡沫破裂效应的蔓延,而泡沫的源头则是大兴土木的海南、北海,彼时上海、北京等地房价也上演过从大涨到腰斩的剧情。

1998年,第二轮低谷,次年房价负增长,直接原因则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不过这一轮香港同胞比我们更惨。

2008年,房价跌得既夸张又突兀,从2007年14.8%的较高增长率,一下子变为-1.6%,这是25年来最大的一次跌幅。除了全球金融危机以外,系列自然灾害也是影响房价骤跌的因素。(但次年房价涨幅就急速飙升至23.2%,只比历史第一高,低0.1%!至于催涨因素,你懂得!)

注!意!【房价真正下跌,会因为它……】 

这25年来,虽然中国房价增幅有跌宕,但绝对值一直在涨!(大中城市房价涨幅基本在5倍以上)。而中国房地产泡沫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膨胀!(没有破裂……) 

从一个角度理解,短周期内,楼市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政策、供求、城镇化率等。长周期看,楼市(特别是房价增速)的最强影响因素是人口结构!而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开始变化!

这是一项将影响房地产市场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 

人口结构开始变化了,房价真正意义上的大变动,即将发生…… 

这个变动,邦地产君认为最终将以房价下跌告终,可以从两个因素考虑:一个是人口红利,一个是人口迁徙。

人口红利见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结构自2011年已开始出现转折,2012年劳动力人口占比首次出现绝对下降,2014年劳动年龄人口再减少371万,65岁以上老年人已占总人口1/10,城镇就业人口增量收窄。但中国目前总和生育率仅为1.4(“低生育陷阱”红线是1.3)。

人口红利见顶有啥影响?

看看发展模式跟中国有可比性的日本,1947年、1960-1970年代,1980年代初,三个房价上涨时期都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释放,及至1992年劳动力人口占比见顶、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暴跌,一轮周期完毕。

(二战后)已经走过三轮房地产周期的美国,也显示着劳动力人口和房价之间的奇妙互动。最近的一次,2006年美国劳动人口占比急降,2007年房价开始转向,2010年出现该轮周期最低点。

人口迁徙变化

劳动力人口越来越少,人口的迁徙开始产生变化。

这是一张中国城市的吸引力地图:

北京、上海、广州,仍是中国最大的“吸人器”,无可厚非。但短期已有了些变化。

随着城市承载力的超饱和,人口外溢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以北京为核心的河北,以上海为核心的杭州、苏州、湖州、丹阳等等,都是接收涌往上海再溢出来的人口的重要地区。随着产业的调整和外溢,重庆、成都等地区也成为了净流入地区。

另外,黑龙江、西藏、内蒙古等地也出现了人口净流入。

更长远的变化,理论基础是发展经济学家Arthur Lewis依托“亚洲四小龙发展轨迹”研究的“拐点论”,动因之一则是新城镇化运动。

在Arthur Lewis 的理论中,工业化启动之初,劳动力从生产率低下的农村向城市工业部门迁移,在快速工业化的农业经济体中,工资也能保持低位。但最终农村的工资开始趋近工业部门,雇主需要提供更好的待遇(包括工资和生活提供),才能吸引公认离开农村家乡。 

“工业化的农业经济体”曾给中国创造了高投资、高储蓄率、高顺差,但不平衡的经济。“工资上涨会逐渐侵蚀利润和投资,这将迫使再平衡发生。”

中国的新城镇化,也同样在为部分劳动人口留在距离家乡更近的城市,增加吸引力。 

而这些趋势背后,是整个房地产供求格局更加平衡,普遍意义的三四线城市房价暴跌的基因,一线城市供不应求房价暴涨的基因,都会得到削弱。而这一“平衡”状态下的房价,会把当前的房价挤掉更多“水分”。

大家都知道,制约房价的因素非常多,人口结构、经济结构、房地产领域各种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本文仅以历史经验和历年数据为支撑进行趋势判断。欢迎来喷……邦地产君在后台等你约!

  • 邦地产
  • 隋丕宁
  • 王婷婷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广州:020-89660257

每经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每经网首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