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政经要闻 部委发布 数据发布 地方新政

头条 重磅推荐 A股动态 每经视点 公告速递 海外市场 名家观点 融资盘龙虎榜 金牌分析师

头条 科技 消费品 能源 TMT观察站 航空 交通 食品 医疗 热门

头条 中国政策 全球央行 市场 外汇 银行 保险 机构 观点 要闻

头条 重点推荐 理财课堂 理财产品 牛人访谈 邮币卡观察哨 财富人物 理财问答

头条 媒体聚焦 每日精选 体娱播报 图片新闻 财经观察 科技新知 社会广角

头条 热点 公司行业 新车 观点 汽车美女 原创报道

头条 记者在路上 经济大势 商业评论 投资策略 公共治理 全球经济 每经书会 作者推荐 专题探讨

头条 地方时评 区域焦点 招商动态 地方新政 产业热点 城市 县城 新区 西部 长三角

头条 时装 游艇 高球会 户外 红酒 典藏 艺术品

热点关注 图片故事 人物报道 天下看图 国内视点 趣闻 赏心悦目

每经视点

“互联网+”A股泡沫大论战 九位业界大佬激烈交锋 0

悲观者认为:创业板中小板泡沫会随时破灭。乐观者认为,“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创业、PE/VC、股权投资的时代大潮流刚刚开始。

Th.thumb_head

每经记者 张昊

 

“互联网+”疯狂演绎,正引发业内多位投资大佬的泡沫大论战!

20日,东方证券副总裁王国斌《“互联网+”,提升还是摧毁投资价值》的一则演讲,吸引了各方目光,并引发了圈内大讨论。

悲观者认为:创业板中小板泡沫会随时破灭。

乐观者认为,“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创业、PE/VC、股权投资的时代大潮流刚刚开始。

面对互联网+炒作如火如荼,传统行业公司竞相涉足互联网+,大佬们的论战究竟能给各位看官如何的启示呢?

 

一场由东证王国斌演讲引发的讨论

20日,东方证券副总裁王国斌《“互联网+”,提升还是摧毁投资价值》正引发着投资圈的热烈讨论。之所以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是基于两年前,东方证券中期策略会上,王国斌先生就互联网发表了许多极具前瞻性的观点,而今很多预见已成现实;而两年后的今天,王国斌先生再谈互联网,这次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先见?

“在很多场合大家希望我能够展望未来,对未来做一个预测。”王国斌认为,但实际上真的没有很好的办法预测未来。如果有办法的话,我觉得这几个方面有帮助,一个是历史学上的前车之鉴,一个是生物学上的前车之鉴,最后一个是经济学上的逻辑推断。

如今,市场变成什么样的生态类型呢?王国斌认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越来越以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为交易对手,而不是以实体经济为交易对手。泡沫持续的时间比任何人预期的都要长,这让那些对泡沫持怀疑态度的人产生否定情绪,同时更坚定了支持者的信心,从而造成严重的自我服务、自我创造的倾向,追涨杀跌,推波助澜。政府部门也是侥幸博弈,有人乐于推波助澜。

对于投资互联网,王国斌形象的比喻道:两年前让大家投资“互联网+”领域的时候相当于你在电影院刚刚站起来的时候。两年之后再来看,所有“互联网+”的企业可能增加投入的同时不会带来更高利润,因为所有人都在进行互联网投资了,相当于所有人都站起来了。

“在市场充满泡沫的时候,没人能告诉你市场会走多远,人们所犯的最大错误是在于参与泡沫、享受泡沫时不找好退路。”

最后,王国斌引用《证券分析》扉页上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演讲,这段话出自贺拉斯的《诗艺》: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现在备受青睐者,将来却可能日渐衰朽。

互联网+概念股的暴涨

上述演讲的背景是,当前A股市场围绕互联网+的炒作如火如荼,其中互联网金融、教育、旅游、医疗等龙头个股,今年以来亦是出现数倍的涨幅!在资金逐利的影响下,传统行业上市公司也都在寻找自己的互联网+概念,比如钢铁、煤炭、纺织;而具不完全统计,当前A股市场已有400余家上市公司明显涉足互联网+业务,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5%!而估值统计上,截止5月20日,深交所数据显示,中小板平均市盈率已达70.96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已达125.27倍!

正是在创业板“疯牛”的大背景下,王国斌的一席话引发业界高度关注,业内大佬就此展开了论战!

 

乐观派:代表大佬张忆东、姜超等

 

姜超:不仅有大水牛,还有改革牛和创新牛,股债双牛!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如果故事全是假的,那么创业板就是个大泡沫,但如果有真的故事,哪怕真的比例不是特别高,比如说只有10%,那么就和全是假的有着本质区别,就意味着从局部来看可能有些假公司已经泡沫化,但是从整个板块来看未必是泡沫。

举个例子,其实上一轮科网股泡沫的中国公司不全是假的,包括腾讯、百度[微博]和阿里都诞生于上一轮大潮,但是可惜他们没有在A股上市,否则的话2008年A股也未必会跌到2000点以下。

而对于目前的创业板而言,虽然市值到了5万亿,但如果未来也能诞生几个类似百度、腾讯一样的万亿级公司,那么目前也未必就是泡沫。无论东方财富、还是乐视网,其实都有成功的可能性,因为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年轻人的消费和投资习惯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中老年人习惯于电话、电脑交易,但是年轻人更习惯用移动电话交易,所以在移动互联的时代谁是最大的券商并没有定论。而乐视网的美国模式是Netflix,也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电影浏览服务,不仅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观影潮流,还摇身一变成为发行商,根据用户观影习惯打造了《纸牌屋》这样的经典美剧,成功在全球吸引到了数千万用户。我们过去都习惯盗版下载电影,但是现在版权保护越来越严,下载盗版既不合法又浪费时间,如果有人把好电影电视都买好了,我每年付一点钱就啥都能看,为啥不愿意呢?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同样充满了希望,只不过中国故事的主角从工业变成了服务业,融资工具从银行转向了资本市场。而习大大所倡导的改革、李总理所倡导的创新正在给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带领我们走向共同富裕,迎接金融时代,我们不仅有大水牛,还有改革牛和创新牛,股债双牛!

 

张忆东:创业、PE/VC、股权投资的时代大潮流刚刚开始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最终是否互联网能拯救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坦率说,并不确定,只是个概率问题。而利用资本市场、推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这是政府现阶段能出的好牌,所以我们在牛市中只能“赌国运”、相信能成才能赚钱;至于这轮牛市的进程和最终的结果都是“被利用”,不要有幻想,就算转型成功,股市超级泡沫最终一定会摧毁最后相信这个逻辑的投资者的财富,最终社会财富为经济转型买单,就像2000年之后几年的纳斯达克。“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传道书 1:9 )每次都相似,每次大泡沫每次大众的癫狂都是人性的重演,关键看清楚大时代潮流的位置,特别是潮流是刚刚开始?还是持续很久之后而可能接近结束?不要在时代潮流开始时骂娘、指责泡沫非理性,而在大时代结束时才梦想!!我仍然认为创业、PE/VC、股权投资的时代大潮流刚刚开始,这个过程注定如滚滚黄河东逝水,鱼龙混杂、跌宕起伏,但是大方向不可阻止。

说一个段子,2001《大腕》这一段在精神病院内对话的台词,后来会惊诧于其对于过去10多年房地产的预测,特别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更是经典。而如果现在把这段台词换成A股,似乎也能刻画当前行情的演绎——这些天有朋友说“近期炒股票还需要选股么?看看价格排行榜,价格自上而下排名前20家中11家涨停,前100家中33家涨停,不选对的,只选贵的”。相似的都是依靠故事、题材、抱团取暖,其实都是一个财富重新配置的大时代以及产业大潮流下的人性的反映—亢奋、梦想、贪婪、狂躁,伴随着投机、泡沫和震荡,但是最重要的是认清大时代潮流的位置,不要做最后的买单者,就像现在被套在鄂尔多斯等三四线城市楼市的投资者一样。

 

看空派:代表人物王宏远、但斌、罗伟广等


王宏远:创业板中小板泡沫会随时破灭


前明星投资总监王宏远掌舵的前海开源基金,近日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严控创业板投资风险,成为首家明确提出要严控创业板投资的基金公司。 同时,他表示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蓝筹股总体泡沫不大。创业板中小板泡沫会随时破灭。值得注意的是,王宏远素以对宏观大势判断闻名,2014年初,上证综指2000点附近时,旗帜鲜明提出十年一遇大牛市,前海开源基金也是首家喊出大牛市的基金公司。

 

但斌:有本事打开涨跌幅试试?

但斌和国斌兄看法相同:“如果要说现在还有一个办法减少泡沫,就是赶紧把涨跌停板放开,泡沫就会减少很多。如果涨跌停板还这样持续下去,这个泡沫只会愈演愈烈。那些拿30%、40%流通股的基金公司,如果把涨跌停板不放开,他们还敢不敢继续去拿?如果涨跌停板不放开,即使所有信息透明、公开、都是无济于事。”

 

罗伟广:80后股神都应该看看

私募罗伟广也在其微信朋友圈发表评论似乎也是力挺王国斌。罗伟广呼吁,80后股神都应该看看,现在可以留一份醉,但要为3、5年后的一地鸡毛留一份清醒。

      

实际上,早在王国斌的演讲之前,业内便有了对创业板泡沫的各种观点:

看空者:

吴晓波:市场真的疯了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日前发声称,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正处在一个非理性繁荣的抛物线通道中,很多人都在猜测它的拐点什么时候到来,而更多的人则被这条抛物线刺激得尖叫和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这一疯狂景象,本国前所未见,举世前所未见——单日3万亿元的交易量已相当于之前世界纪录的六倍。

吴晓波称,这应该是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资本泡沫运动,所有试图置身其外的人,都不出意外地将成为受伤者。这也是为什么,从民众到机构,从企业到政府,无一不热烈地投入的原因。

吴晓波认为,这一次的泡沫运动,肯定将成为产业格局及家庭财富重新配置的一次转折点。从此以后,中国将由一个野蛮的产业商业主义时代,正式步入更为野蛮的金融商业主义时代。

吴晓波指出,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经济从来在一次又一次的非理性冲动中完成自我革新,而几乎每一个经济闯关行动,都不是政策合理推演的结果,从80年代的物价改革、90年代的国企改革,到本世纪的外向型经济、城市化运动等等,无一不是在泡沫化和非理性的双重压力下,以出人预料的方式实现的。

这位曾经写出《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的财经作家,忍不住一声长叹,“市场真的疯了”!

 

看多者:

郭广昌:与泡沫共舞 错过这次要再等7年


郭广昌直言,中国证券市场,包括互联网、创业板、新三板,肯定有“泡沫”。没有这些“泡沫”,也就没有这些黄金公司起来。所以关键,你要看得准。“泡沫”里面有黄金,你有没有这个眼光。

郭广昌认为,美国泡沫不断,但他却能一直往前走,就在于美国政府最懂得利用泡沫。

郭广昌大声疾呼,要守正出奇,就是把自己的企业做好——不仅是利润问题,还要有转型,要与“泡沫”共舞。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错过这个机会,7 年之后才有机会。“有一个人水平跟你差不多,甚至可能还比你差一点,但他利用资本市场,他活下来了。而你看上去比他强,但是仅仅因为资金各种原因死掉了,多冤哪。”

 

中立者:

梁红:泡沫无法检验 股市最大的危险是共识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表示,他不能告诉大家泡沫什么时候起来,也不能告诉大家泡沫是哪个阶段,也不能告诉大家泡沫什么时候碰壁。泡沫这个东西是无法检验的,在相当程度上什么叫泡沫?

梁红认为,这么大的A股资产市场在一年里面涨了100%,如果一个股市的评论家,他可以随便说这是泡沫、不可持续。

对于A股牛市的泡沫存在与否,以及如何应对,恐怕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了。但此前人民日报的文章,大概能给我们一点启发。文章称,一个年GDP总量10万亿美元的国家,其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经济稳健、目标明确;这样经济体中的蓝筹公司难道不应该修复其在资本市场的合理估值吗?

如果这都算泡沫,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资产才不算泡沫?如果将A股看作“中国梦”的载体,那么其蕴藏的投资机会是巨大的。但是,如果把A股市场当作赌场,那么世界上任何一个赌场都是危险的。

梁鸿认为,任何投机市场必然存在泡沫,而每次泡沫来时,总是存在两种人:一种人不停地指出泡沫会很快破灭,另一种人欣然在泡沫中游泳。前一种人越来越聪明,后一种人越来越有钱。当聪明人想变成有钱人时,泡沫就破灭了。

      

 

 

 

 

  • 每经网
  • 赵笛
  • 张昊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广州:020-89660257

每经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每经网首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