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经济的最大困难其实是在心理层面,是人们对未来的担心和恐惧进入了“自证预言”的循环,而这就需要各国政府推出振奋人心的大项目,它们极为鼓舞人心,能让人们看到更为美好的未来,从而逃离出用自身的恐惧为自己建立恐惧的怪圈,去开始一场如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系统带来的经济繁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ROBERTJ.SHILLLER)在MarketWatch撰文,认为目前全球经济的最大困难其实是在心理层面,是人们对未来的担心和恐惧进入了“自证预言”的循环,而这就需要各国政府推出振奋人心的大项目,如美国1950年代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帮助所有人克服心理障碍。
以下即席勒的评论文章全文:
在大萧条最黑暗的时期发表首次就职演说时,罗斯福总统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只有恐惧本身。”援引《出埃及记》他接着表示,“我们并没有遭受蝗虫之灾”。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大萧条?这正是1933年3月时,许多美国人都想要弄清楚的问题,因为确实没有什么有形的答案。
今天,我们也面对着一样的困惑——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七年,可是全球经济的许多领域依然都疲软不堪。恐惧使得个人控制自己的支出,企业不敢轻易做出投资决定,而这种做法的结果自然使得经济受到削弱,反过来又坐实了他们的恐惧,让他们进一步视花钱为畏途。低迷日益严重,各种绝望周期大行其是。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确实是结束了,但是我们依然未能摆脱由危机确定的情绪周期。
这和演员的怯场颇有些相似。总是担心自己会表演不好,这样的情绪压力本身就可能导致口吃或者是灵感的消失。伴随恐惧成为现实,焦虑还会进一步恶化,表演也会变得更差劲。这样的周期一旦开始,想要结束就难了。
我们发现,正是在1930年代晚期的大萧条期间,“反馈循环”(feedbackloop)这样的说法开始频繁出现在了各种书籍,主要是与电子学有关的书籍当中。如果一个话筒被安置在一位大嗓门的讲话者面前,最终,伴随声音在扩音器和话筒之间反复循环,迟早一些扰动会导致整个系统发出可怕的声音。
随后,1948年,伟大的社会学家默顿(RobertK.Merton)在一篇同名文章当中让大家广泛了解了所谓“自证预言”,而他所举的最重要例子就是大萧条。
不过,大萧条的回忆今天已经淡去,许多人或许都无法想象这样的事情当下还能够重演。他们坚信,经济的疲软必定应该是源于某种更有形援引,而不是反馈循环。可是,事实很可能正相反,这方面最直观的证据就是,尽管利率长期徘徊在历史性的低水平,但我们就是等不来投资的繁荣。
事实上,根据通货膨胀调整后的真实利率,目前在全球许多地方都接近于零,而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五年有余。政府举债的成本不必去说,企业债务的利率也一样是历史性的低水平。
这样的环境,对于那些正打算——比如说,修建高速公路的政府来说,其实是非常理想的。如果一条公路算上建设,以及持续的维护和修理,总投入为10亿美元,而预计每年可以为社会带来2000万美元的回报,那么,在长期真实利率为3%的时候,修这样一条路就是亏本的,因为利息超过了好处。可是,如果长期利率是1%,那么政府当然应该举债修建。这是非常靠谱的投资。
事实上,基于通货膨胀指数进行调整的三十年期美国政府债券收益率5月4日时只有0.86%,而2000年的时候还超过4%。许多其他国家的情况也都和美国类似。
我们对于更好的高速公路的需求是不会缩水的;相反,鉴于人口在不断增长,对于投资的需求只能日益旺盛。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开始一场高速公路建设繁荣呢?
人们对经济风险唯恐避之不及,这恐怕不单单是恐惧的产物,至少不像怯场的焦虑和其结果那样简单。这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同时也感觉到了别人的恐惧,或者是因为商业环境当中存在着某种难以言说的问题,又或者是我们缺乏适当的,足以帮助我们克服恐惧的鼓舞。
值得指出的是,1950年代和1960年代,美国迎来了1929年以来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当时最重要的背景之一就是州际高速公路系统于1956年建立,政府大量投入资金。当这一系统完成时,人们便能够轻松地驾车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去往想去的商业枢纽。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