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政经要闻 部委发布 数据发布 地方新政

头条 重磅推荐 A股动态 每经视点 公告速递 海外市场 名家观点 融资盘龙虎榜 金牌分析师

头条 科技 消费品 能源 TMT观察站 航空 交通 食品 医疗 热门

头条 中国政策 全球央行 市场 外汇 银行 保险 机构 观点 要闻

头条 重点推荐 理财课堂 理财产品 牛人访谈 邮币卡观察哨 财富人物 理财问答

头条 媒体聚焦 每日精选 体娱播报 图片新闻 财经观察 科技新知 社会广角

头条 热点 公司行业 新车 观点 汽车美女 原创报道

头条 记者在路上 经济大势 商业评论 投资策略 公共治理 全球经济 每经书会 作者推荐 专题探讨

头条 地方时评 区域焦点 招商动态 地方新政 产业热点 城市 县城 新区 西部 长三角

头条 时装 游艇 高球会 户外 红酒 典藏 艺术品

热点关注 图片故事 人物报道 天下看图 国内视点 趣闻 赏心悦目

银行

储户丢失的存款去哪了?业内提醒:不要追求高息理财 0

储户丢失的存款去向有三种,包括被不法分子和银行“内鬼”盗取、储户被忽悠,存款变保单或基金、受高额贴息引诱,存款被悄悄转走,其中大多是“贴息存款”惹的祸。

昨日,有媒体爆出工行石家庄分行建华支行一名储户300万元存款离奇失踪,紧接着有几十名银行储户也陆续报案,称自己在工行石家庄建南支行的存款亦莫名“失踪”,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其中,一位女老板的1080万存款仅剩124元。中国工商银行(行情5.14+0%,咨询)河北省分行负责人昨日向新华网记者证实,石家庄工商银行建华支行部分客户资金出现异常的情况,系不法分子以高息作诱饵诈骗客户资金。

据近年来的报道,储户的银行存款不翼而飞事件层出不穷,从去年的三大酒企,酒鬼酒、泸州老窖(行情24.55+0.49%,咨询)、洋河股份(行情89.95+0.06%,咨询)陆续被披露亿元存款丢失,泸州老窖更是3个月丢失5亿元,到近期的杭州42位银行储户9505万元存款不知所终。

记者分析发现,储户丢失的存款去向有三种,其中大多是“贴息存款”惹的祸。银行业人士提醒,储户千万不能为追求高息理财,透露银行卡号和密码、网银密码。

被不法分子和银行“内鬼”盗取

首先,存款被不法分子与银行“内鬼”合伙冒领盗取。去年2月14日,杭州联合银行古荡支行一名储户存折上的200万元存款在其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划走。经杭州警方查证,该案嫌疑人通过勾结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以高息诱骗储户存款,随后盗取储户存款,从而收取利益。

2010年,工商银行湖南衡阳市白沙洲支行一储户1500万元的存款不翼而飞,后经查证,发现是当地支行行长弟弟伪造存款单位印鉴,然后进行调包分8批转走这笔存款。这种丢失已经涉嫌诈骗罪。

储户被忽悠,存款变保单或基金

其次,部分储户遭遇忽悠销售,部分存款变“保单”。据某国有银行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透露,柜面人员以各种方式变相销售保险、基金等产品,也是存款“失踪”的原因之一。“存钱回来才发现,拿到的不是存款单而是保险单。”这类存款丢失多见于老人,这种存款丢失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丢失”,只是被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以其他形式存入。

受高额贴息引诱,存款被悄悄转走

目前存款丢失最多见的是第三种类型,也就是所谓的“贴息存款”。

在“贴息存款”刚兴起之时,主要是“阳光贴息”。需求主要来源于中小企业“以存换贷”和银行完成年度存款指标的压力,包括每到季末、半年度、年终银行资金冲量都属于此类。阳光贴息违法违规,扰乱金融秩序,不过,储户的存款基本上是安全的。

相比之下,“非阳光贴息”危害就大多了,资金掮客通过银行内部人员,将存款从储户手里转给一些亟须资金的企业或个人。在经济上行期,这种借贷还能维持正常的还款,但是在经济下行期,如此高的利息下企业一旦还不上款,那么储户存款丢失的问题也就暴露了出来。

一位从事“非阳光贴息”的圈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能接受那么高‘贴息’的大多数企业,资金链都比较紧张,“非阳光贴息”的危险性非常大。这些年有些品质比较差的企业干脆干起诈骗的勾当,往往以核实存款为由,骗取储户账户的密码、网银等信息,直接转走或者通过网银转移存款。”

“非阳光贴息”导致的存款丢失事件屡见不鲜,工行石家庄分行建华支行存款丢失案,即融资中介以8%的贴息吸引储户余某将300万元存入银行,并开通了网银、申领了U盾。此后,这笔定期存款通过余某的U盾转为活期,之后分4笔转出。

  • 广州日报
  • 姚祥云(实习编辑)
  • 曹晓阳

每经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每经网首页

点击排行